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教育孩子值得深思

    信息发布者:西任村
    2018-12-13 21:11:22   转载

    我并不是多么善于教育子女,我觉得许多东西是本能。这个时代急功近利再加上应试教育,孩子的压力很大,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主要注意两点。


    一点是孩子小的时候,要舍得花时间陪他玩,不要说我做父亲的责任就是养家糊口,我去赚多多的钱,给他打下很好的物质基础,让他将来有钱花,可以上好学校、出国等等。这就是用功利的东西来取代爱了。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父母的爱,感受到亲情的幸福。


    现在很多是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带,我觉得这对你来说很可惜,失去了培育小生命过程中的那些宝贵的体验,对孩子来说更是很大的缺憾,他没有得到活生生的家庭乐趣,而这对他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。


    另外一点是在应试体制面前保护孩子,你不要逼孩子做这个体制的牺牲品。其实我说了,这都是本能,你真爱孩子就一定会这样。按理说,每个父母都有这个本能的,可是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的父母本能都迷失了。





    问:现在社会上有一个现象,有的人不信任学校,就把孩子放在家里,自己来教育孩子,这种方式可行吗?


    周国平:我自己认为,不让孩子上学,自己来教,当然有一定的好处,但是弊大于利。


    因为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和同龄人的交往的,而你不让他上学,同龄人的交往这特别重要的一块就没有了,这可能对他今后和社会的相处产生不良影响。


    另外你不可能什么课都教他,你不是全才,孩子读小学和中学,那些基础课还是应该上的,现在的问题是上这些课的目的不对,仅仅是为了应试。我觉得最好是把上学和自己教结合起来,不是完全自己教,也不是完全扔给学校。


    针对目前的情况,好的家长应该做到两条,第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,自己在家里培育孩子的智力兴趣,使他爱读书,爱思考,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,第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,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压力了,孩子已经很苦了。


    这两条实际上就是尽量减少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,同时又尽量给孩子一些学校给不了的东西,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。当然,这就要求家长有比较高的素质。别以为做家长只是一个自然现象,当了父母以后,实际上是上帝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要求你提高自己的素质。





    问:周老师您好,我是来自湖北的老师,周老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、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中国繁重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的,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?


    周国平: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。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,我们个人无能为力,我们只能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去适应这个体制和环境,尤其是老师。你从事这个工作,不适应它,跟它对着干,您很快就会出局。


    我认识一位这样的校长,非常棒的,他对现在的体制不满意,有自己的一套做法,学生非常喜欢,但是出局了,这种情况你是没有办法的。真是一个有良知的校长,一个有良知的老师,你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,不能完全对着干,我相信任何体制,都不可能把个人的相对自由完全取消掉的。


    站在这个大环境里面,你可以尽你的力量来营造一个尽可能好一些的小环境,大环境你是改变不了的,但是在你所主管学校,你可以让它的小环境尽可能地好一点,尽可能顺着真正素质教育的成分,让它占的比例大一点。


    在这个体制下面,老师教学的这种能力和技能,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我理想中的老师,就是你能够帮助孩子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有效地对付应试。


    这有办法的,你教的这门课,最重要的那些要点,让孩子牢固地掌握,次要的那些细节上你就尽量少花时间,这可以做得到的,真正的要点掌握了,他的思路清晰了,对付应试不是什么太难事情。


    用少的时间去对付应试,用多的时间来做素质教育,为素质教育来争取时间,这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的事情。我也知道有一些这样的老师是这样做的,我也认识一些这样的老师。


    你只能这样了,这样牢固的一个应试教育的体制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,不仅仅是学校,学校单独也改不了了。我们的家长现在也是在这条路上走,有时候更过分一点,为了名次给孩子加很多的外面的课程,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,都把赌注都压在应试教育上,都在这条路上跑,局面是改变不了的,现在很需要的是全社会提高这个觉悟。


    这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,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受苦,都心疼,好像不由自主地还是要按照这个逻辑来走,而且生怕落后,这个问题就很大了。我自己作为家长就很清醒,我也教育周围的家长,我说你们不要慌,你们的恐慌对孩子来讲负担是最大的。



    要倒逼体系来改变。所以两个方面,一个是现有体制改变不了的情况下,充分利用你的相对自由,营造好小环境。另一个是大家来抑制这个体制。




    问: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的大方向,很多孩子为“我到底为什么而活,要活成什么样子而迷茫”。包括书本中《开学第一课》,没有让孩子去学习英雄,而是让一个很著名的影星成龙做了主角。


    孩子不再一个崇拜英雄了,整个时代成为拜星时代了。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很可怕的,咱们想什么办法让孩子们重新回到那个比较理想的轨道上去呢?


    周国平:要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,为孩子开阔的眼界,到底怎样来引导孩子们有人生理想,有人生觉悟呢?


    我的想法是,教育者应该选择一些中国经典和西方经典里面的一些重要的言论,一些大哲学家、大思想家,包括孔子、孟子,也包括国外的那些大思想家们,把他们讲的有关人生的意义的精彩观点,编成一本比较精粹和通俗的教材,从这里开始,这实际上也就是哲学的教育了。



    问:关于咱们国家的德育教育。我想知道的您的看法和感受。据我所知其他国家是没有这样的一个课程的,但是并不是没有德育,它确实是融会在其他的一些课程当中,尤其是哲学课里面。


    但道德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,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问题,一个人的道德品质,或者是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是一个综合的问题,不是一个单一的道德教育的一个产物。


    从个人来说,人本身的这种觉悟是非常重要的,不仅仅是道德,甚至对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人生意义的理解,都非常重要。我觉得很多时候道德问题是一个觉悟问题,就是你想不开或开得太窄。


    如果你对人生看得比较广阔,知道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,人生的意义在什么地方,想得很明白的话,道德水平自然会高的。道德不应该是一个学科,应该是融入到整个的学科当中的。


    周国平:是的,哲学是拓展人的眼界的学科,我非常遗憾中国中学没有哲学课。我希望在中学开哲学课,这一点我觉得法国做得特别好,他们从拿破伦开始,要求中学开哲学课,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,这个传统一直在延续下来。


    他们的哲学课非常有意思,是想问题,而不是给你一些教条。他们会提出一些很难有答案的问题,让你想一些人生的大问题,道德的大问题,这些问题是很难用一个统一的答案去思考的。给一些著名的哲学家的文章,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想法。


    每年中学毕业的时候,统一的会考只有这一门——哲学。如果这门课通不过的话你就别上大学了,没有上大学的资格。中学毕业的哲学会考也是法国人的成年礼,代表你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了。光讲道德是狭窄的,要讲人生问题,思考人生,你就知道道德的定位了。


    德育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内容,教师自己是一个精神素质好的人,智、情、德都是包含的,一个善良、有尊严的人都会对孩子有熏陶的,在他的课程中有体现出来的,这种人格的魅力对孩子影响是最大的。


    我们回忆小学和初中的时候,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老师,不一定是教给你很多知识的老师,人格魅力就是道德水平高,做人做得好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